从租车到租房,世界为什么变得这么坏?

 本来,这篇文章是想说北京等大城市的房租飙升问题,用租车的例子来说明,不想,还没等写完(有些文章写起来很累人的),就出来了乐清女孩约滴滴顺风车被杀害的事件。

罪犯已被抓获,必将受到法律严惩,死者足惜,闻者足戒。

不过,在社会问题上,我的总体思路是——

先谈利益,再谈道德。

(一)

先从租车问题谈起吧!

自然的市场经济,一个不拥有汽车的人,当他某个时刻希望以车代步之时,必然需要临时租用车辆(包括司机),社会需求自然而然的产生。

也许一开始租车费用昂贵,但越来越多的司机看到出租车辆有利可图,于是越来越多的司机参与到租车市场,租车费用开始下降,一直降到乘客能够接受,而司机也能保证有一定利润的地步,如此一来,市场需求达到平衡,有企业家看到这个商机,干脆专门成立出租车公司,于是就出现了出租车行业的相关利益方。

因为是自然的市场经济,如果打车费用太贵,自然有更多司机参与运营降低价格;反过来,如果出租车数量太多,打车费用低廉,接下来很多司机就会退出市场,这是一个自发的市场调节,无论是乘客还是司机,都没有什么可抱怨的内容。

然而,正如人们经常会抱怨“看病难、看病贵”一样,人们某个时候可能会抱怨打车贵,或者打车难,或是乘客安全问题,或是服务态度问题,甚至是所谓的“影响城市形象”,这就使得政府不得不将出租车行业纳入管理,实施牌照管理。

政府的出发点也许真是为了规范出租车行业,但我们都知道,一样东西一旦被制造出稀缺性,那么,垄断利益就随之而来——政府不可能面对一个一个的出租车司机,所以就将出租车牌照以近乎免费的价格发放给一些出租车公司(当然,这些公司和政府有没有关系是另一码事)。

假定出租车公司也并不黑心,考虑到管理费用的基础上,将这些牌照连车一起,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出租车司机,然后司机以此挣钱谋生并给出租车公司上缴管理费(俗称“份子钱”)。

——到此时为止,整个出租车市场貌似都合情合理,但问题的种子早已埋下。

一个城市的出租车牌照的数量,是政府根据当时的人口和收入状况所估算,而最近这些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一日千里,人们对打车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应对这种打车需求,出租车公司开始轮番涨价,出租车司机收入猛增,原来更多与职业资格联系在一起的出租车牌照,开始身价倍增——原来一万二万元的牌照,其价值突然高达几十万、上百万……

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出租车公司,公司与司机开始的约定可能是司机买断牌照,或是牌照归公司所有,由此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牌照归公司所有,司机只是公司的打工仔,公司可以大幅度提高“份子钱”,将司机多出来的收入大部分纳入自己囊中,牌照成了公司摇钱树奇货可居,而司机则感觉被过分压榨;

牌照归司机所有,就有了出租车牌照交易市场,最初以低成本得到出租车牌照的司机,直接卖掉牌照,可能比过去十几年开出租车挣到的钱还要多,他们拿钱走人。

注意,问题出现了!

——无论是出租车公司暴增的利润,或者卖掉牌照的人拿走的钱,都会转化为出租车行业的成本,到了最后,这个钱都要从乘客那里赚回来。

在民众那里,“打车贵、打车难”的呼声越来越强,绝大多数人会呼吁政府放松牌照管制,或最少也要增加出租车数量(增加牌照数量)。

然而,当牌照价格上涨之后,出租车数量可不是乘客说想增加就能增加的,增加出租车数量,乘客可能的确能得到好处,但这也意味着:

牌照价格下跌(供应增加);

司机收入减少(价格低、活儿少);

出租车公司亏损(原来的牌照垄断利润降低)。

如果说出租车公司作为法人机构还能接受“市场环境变化”的结果,那些处于食物链底层高价购买牌照的司机,绝对难以承受收入减少的后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你应该在新闻中已经无数次听说。

“打车贵、打车难”,就这样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一直扯皮一直溃烂一直无法解决,因为前面的过程中谁都没有错误,为了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大家也都理由十足,用一些愤世嫉俗的人的话来说:

这世道,变得越来越坏了。

可是,世界到底为什么变坏了呢?

是因为有人从这个行业白白拿走了一大笔钱,然后离开了这个行业,而现有的出租车行业,没有谁愿意承担这个成本。

(二)

出租车的问题讲清楚了,关于北京等城市房租上涨问题就也清楚了。

有人控制了城市土地供应,把土地价格拍卖到难以想象的高价,然后房价跟随着快速上涨,就这样年复一年,房租的涨幅永远赶不上房价……

在房价上涨过程中,有3类人拿到了大笔资金和财富走人:

1)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拿走了最大的一块儿收益;

2)部分开发商通过囤地、延迟开发、捂房惜售等方式,赚走土地和房价升值的一大块收益;

3)炒房者,通过房价上涨获取了大量非劳动收入,拿钱走人。

财富从来不会凭空出现,所有这些人拿走的财富,最终的成本是要通过买房者来承担,而这,正是今日中国大城市的房价牛冠全球的最核心因素(见下图)。

null

本图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图中的“修正”,是指将中国的“建筑面积”折算成实际使用面积,

2015年底以来,中国各大城市房价暴涨,由此显得租金更是低得离谱,下图中房价租金比的倒数,就是房租算下来的年化收益率——北上深租金收益率之低排到全球前3位,如果再考虑到出租中的各种麻烦,买房出租的收益率,算下来还不如银行一年定期存款!

null

本图来源:“如是金融研究院”。

2017年以来,“房住不炒”被中央定下调子,各地密集出台限购限售措施,终于将房价冻结在高位——不让房价下跌,几百万上千万的资产,其收益率却连一年期定存利率都不到,你是资产持有人,你能接受么?尤其是,大多数房子本身还有贷款利息要支付……

房价不能下跌的情况下,提高房租就成了房东们的唯一选择,再加上自如、蛋壳等中介公司的推波助澜,一场房租上涨竞赛就这样开始了……

受伤的,自然是那些收入低,买不起房、处在房地产行业食物链最底端的租房人——

说到底,政府、开发商和炒房人所拿走的巨额利润,除了2017年以来买房的接盘侠们之外,其他的成本都需要租房人来承担……

null

否则,难道你指望炒房人、开发商或者政府会把他们拿走的财富吐出来么?

这并不奇怪。

几千年的文化特色和制度传承,决定了中国的每一轮财富变迁,都是最弱势的群体承担几乎所有的成本,从未变过。

(三)

再回来讲打车市场和滴滴的崛起。

因为旧利益格局无法打破,没有人肯承担那些被人拿走的巨额成本,中国大城市“打车贵、打车难”的问题扯皮了十几年,从来没有被真正解决——直到2012年以来Uber、滴滴、快的等网约车技术的兴起。

Uber、滴滴等网约车技术,通过技术手段,一开始就抛弃了除乘客之外的所有出租车行业的利益方,由此彻底打破了行业格局,相当于重新让打车市场回到了原始的市场竞争状态,而他们一开始竞相烧钱的补贴大战也让民众很快意识到——哦,原来打车可以不用这么贵、也不用这么难!

一时间,大城市出租车牌照的价格暴跌,传统的出租车司机收入也锐减。

——问题是,资本进入网约车行业可并不是为了做慈善,他们是为了挣钱!

——无论是技术开发成本,还是大肆补贴乘客用掉的钱,还有支付给前期投资人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的股权收益,甚至包括支付给CEO程维等滴滴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奖金,这都是被消耗掉了的成本。

这个成本,你想想最终会由谁来承担呢?

当然就是滴滴的用户——我们这些乘客来承担啊!

除非是真正的技术创新,否则,每当有一群人从市场上凭空拿走一大笔钱,这个成本最终都是要有其他人来承担。

到目前为止,某种程度上说,滴滴已经变身为一家全国联网的出租车公司,为了将前面所提到的4项成本赚回来乃至赚到更多,只要行业竞争减弱,滴滴对市场有足够的决定力量,只要乘客能够承受,它一定会将网约车价格提高到和出租车一样(甚至略高于出租车费用),加倍从乘客那里把原来消耗的成本给挣回来。

而且,为了保护原有的出租车行业,行政力量也开始强力介入网约车行业,各大城市均对网约车再次进行牌照限制,这更是逼着滴滴加速“赚钱”的步伐。

于是,大家在经历过短时期的“打车爽”之后,又再次回到了打车难、打车贵的状况——虽然与以前相比,已经大大缓解。正因为这一条,相比腾讯和阿里,照抄国外技术和思想,靠着资本快速烧钱垄断市场而成长的滴滴,从来都不是让我内心尊敬的一家公司。

为了让人民群众感觉到打车费用的降低,滴滴于是推出了“顺风车”业务。根据滴滴自己公布的数据,顺风车业务在滴滴打车总规模中的占比并不大,之所以开发这项业务并特别重视,是因为滴滴想通过顺风车业务实现与乘客的“交互式社交”——这是互联网大佬们梦寐以求的领域……

这次的乐清女孩被杀害事件,3个月前郑州空姐被杀害事件,都是滴滴顺风车出的问题。

颇为荒谬的是,3个月前的命案发生后,滴滴曾经承诺顺风车上线一键呼救功能。但不知为何,这一极其简单的功能,3个月了却仍然没有上线,难道是为了“节约成本”?

虽然我前面说了先讲利益、再讲道德,但作为一家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无论何时都应该将公众的生命放在首位来重视,否则,这家公司如何作为公众公司而立足呢?

作为中国网约车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打车软件,无论对乘客提价,还是对司机收入分成,滴滴的确都有理由傲慢——也许其原因都来源于其已发生的成本太高,迫使滴滴把尽快挣钱作为第一要务。

——问题在于,如果抛开用户,滴滴其实并没有太强的技术护城墙,只是因为达到近乎垄断的地步,滴滴才敢如此傲慢。

想起来滴滴和Uber刚刚开始对出租车行业利益的破局,我忽然想起房龙讲的故事:

年轻人杀死了恶龙,但他转身就坐在金币和王座上,身上渐渐长出鳞甲和龙角,变身恶龙。

特别要强调的是,我很反感出了问题就要求政府加强监管的思路——监管是要花钱的,钱从哪里来?要么就是从滴滴那里来(最终还是来自乘客),要么就是纳税人的收入——奴隶们天天喊着要奴隶主加强监管,奴隶主只会加倍从奴隶那里搜刮更多资源,这看上去更“先进”,但社会文明却会越来越倒退。

进一步的,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出个事儿就指望政府的思路,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变成发达国家。

老实说,对于滴滴这类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相比政府监管,我更愿意相信市场监管。

null

(四)

说到底,这个世界为什么变坏了?

是因为身处每个行业里的每个人、每个团体,都不愿意承担由别人形成的历史成本,于是,大家都一肚子怨气,世道自然就越来越坏了。

null

大家该问了——有人拿走了巨额利益之后,除了让底层民众承担成本之外,问题就永远没有办法解决了么?

当然不是。

在对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切割和处理的基础上,以当前的问题就事论事,让利益各方能够在市场上公平博弈,然后形成新的平衡,这就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一方面,如果不对历史进行切割和处理,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地方政府继续卖地挣钱,开发商也囤地囤房,出租车公司依然垄断牌照,滴滴公司依然一家独大,我们就永远只能在烂泥沼里打滚。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够放下历史,我们就会陷入类似于冤冤相报的世代仇杀的事件逻辑——我们不能把死人揪出来审问,也不可能让拿走巨额收益的人把钱退还,也还是走不出历史的怪圈。

原本“打车难、打车贵”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网约车创新出现,旧有的利益格局被意想不到的方式彻底打破,由此形成新的平衡。

租房的问题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够放开房价,房租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也许中介哄抬房租确有其事,但这就像温州炒房团的影响一样——如果没有政府对土地供应的垄断,如果没有大批的刚需买房人员,炒房团是不可能将全国的房价炒起来的。同理,如果市场上房东对于房租收益已经足够满意,租房需求也没有那么旺盛,那么中介公司也是不可能把大城市的房租给炒起来的。

至于现在滴滴这个打车软件一家独大所形成的傲慢,指望通过道德指责让其放弃利益攫取,也基本是不可能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市场出现更多的网约车软件,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才是打掉这家据说估值高达5000亿元企业的傲慢的最好方法。

不得不承认的是,切割历史、提供新的公平博弈环境的方案,在中国很多时候是很难执行下去的。

在我们的文化和体制中,对待弱势群体都是一种“恩赐”的态度,从来都缺乏对弱势群体真正的关怀与理解,有点儿能力的人,想到的反而都是赶紧把所有成本转嫁给最底层那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人,甚至自己还恨不得要在成本转嫁中狠捞一笔。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