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这一举措引发美国媒体的关注与批评。
美国广播公司网站的一篇文章援引了汽车行业分析师的话称,汽车经销商在未来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销售完目前库存后,美国市场的汽车价格将会全面上涨。同时,由于供应有限,二手车的价格预计也将同新车价格一样出现上涨。此外,汽车保险的费用也将变得更高。
业内分析认为,一辆新进口到美国的汽车的平均成本预计将增加6000 美元。
有数据显示,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国在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方面的前两大贸易伙伴:2023 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合计向美国出口了近 1200 亿美元的机动车,占美国此类汽车进口总额的 47%——这也同2023年加拿大和墨西哥占美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的份额差不多。
美国广播公司网站的文章称,特朗普此举还颠覆了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数十年的自由贸易。
《纽约时报》的报道则关注此举对日本车企的影响。
文章称,起初,日本车企认为特朗普的某些政策会对他们有利。比如,竞选期间,特朗普曾表示要废除那些旨在加速美国汽车产业从燃油车向电动汽车转变的政策,而这些政策也正是像丰田等燃油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长期以来所反对的。
但随着特朗普政策的逐渐成型,日本车企的乐观情绪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警惕。
丰田以及其他日本车企在美国销售的汽车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组装的,会受到此次加征汽车关税的影响。
还有分析认为,日本和韩国将成为受此次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影响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因为日韩汽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销量大,且倾向于在美国市场销售在美国之外国家生产的汽车。
日本野村研究所的研究显示,由于汽车是日本最大出口产品,对出口到美国的汽车加征 25%的关税预计将导致日本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2个百分点,而考虑到对今年日本经济的增长预期仅为增长0.5%,下降0.2个百分点无疑将是个“相当大”的打击。
彭博新闻社网站的报道则认为,加征关税的举措无疑是“将汽车产业的钥匙交给了中国”。
彭博社认为,关税这样的贸易限制措施会反噬发起者——比如, 2012年奥巴马总统对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其最终结果是扼杀了美国的太阳能多晶硅的生产,而美国公司曾在这一领域占据主导。
文章认为,这种情况即将再次上演。尤其是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是特朗普上台后美国汽车产业政策转向的表现之一。它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美国燃油车制造商及其股东的欢迎,但并不是“赢得长期游戏的途径”。文章认为,在全球汽车工业电动化的过程中,美国及其盟友正被远远甩在后面。